折腰:
第146章
(1/2)
作者:蓬莱客
推荐等级:3
人气:4345
点赞:844
爱文小说折腰
小乔将女儿继续抱于怀中,等她睡熟了,才轻轻地放到了床上。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小家伙肉嘟嘟,睡觉时脖颈胳膊窝里爱出汗。 小乔展开一条适合这初夏天气的薄衾,盖住女儿身子,留乳母在旁照管,到了徐夫人的跟前。 方才她来北屋,本第一时间先去见了徐夫人。 徐夫人不过问了两句路上的情形,先便打发她去看腓腓。 此刻她正在小乔从前给她建的那个花房里,浇着一丛去年新移栽过来的稽山重台蔷薇。 庭院里生机勃勃。蔷薇青翠的枝叶上沾了水珠,枝头打着各色花骨朵,尚未展苞,吐露的芬芳便已引来几只扑戏其间的蜂蝶,一只圆背金点黑色天牛忽然从斜斜里飞了过来,撞到徐夫人的身上,“啪”的仰面掉在泥地里,不住地振翅,划拉着须脚,发出嗡嗡的声音,笨拙地一次次努力,想翻身再次飞起,却徒劳无功。 那只猫儿,从不知道哪个角落里钻了出来,敏捷地扑了上去,一爪子摁住了,闻了闻,拨拉着玩儿。 徐夫人抱开猫儿,将虫子翻了个背。 天牛在泥地里爬了几步,振翅“嗡”的一声,再次飞了起来,黑色圆点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消失在了花丛里。 “腓腓睡了吗?” 徐夫人收回目光,微笑问。 “睡了。” 小乔应。 “祖母……” 她又唤了一声,喉咙里仿佛有无数的话想说。 却无从说起。 “替我递把剪子。”徐夫人说。 小乔从钟媪手里接过,递了上去。 徐夫人接过花剪,小心地剪去一簇留了白色虫卵的败叶。 “我都知道了。”她一边修剪枝叶,一边说道,“劭儿能克制,这便好。我听说你父亲双目失明,如今如何了?” “他无大碍了。慢慢调治,想必往后目视也能恢复。” 小乔忍住心里的难过,说道。 徐夫人停下了剪,仿佛在回忆往事:“我还记得从前你父亲来幽州的情景,儒雅宏达,我印象深刻。十数年了,光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小乔心中忽然慢慢地浮出了一个朦朦胧胧的念头。 想问这位她无比敬重,也无比孺慕的老妇人,为何当初愿意接纳乔家求好,让她唯一的爱孙娶一个来自乔家的女儿。 “劭儿没说什么时候能回?” 徐夫人忽问。 “汉中衅战,他应忙于备战,恐怕一时还回不来……” 小乔回过了神儿,忙应道。 徐夫人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 小乔迎上了她的目光,并无退避。 “你刚回来,路上辛苦,先去好生休息。等明日养好了精神,再抱腓腓回西屋吧。” 徐夫人端详了她片刻,点了点头,面上露出微笑。 …… 自古起,军中便设专门的行军从事,录检阵亡士兵名单,于战后对家属予以抚恤。 虽有古法,然,真正能实施的,也只有盛世皇朝,或圣贤理想中的仁义之师。 生逢乱世,烽火连年,兵凶战危,死的人太多了,人命真正轻贱如同草芥。 遇大战,阵亡士兵尸体交错,更是如同堆丘。 甚至,当军粮匮乏,便拿死去士兵的尸体或劫掠百姓充当军粮,这样的事也屡见不鲜。 当打仗和死人已成了如同吃饭喝水般的日常存在,即便在魏劭军中,逢连绵战事,也不能做到能将每一个阵亡士兵的姓名检录下来。 更多的母亲和妻子,只能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望穿双目,直到绝望。 随魏梁同去兖州死去的一十六名随卫,名录齐备。其中有几人是渔阳人氏,都出自普通民户。 噩耗早些已随军中抚恤传至家人处。以普通阵亡论。 小乔从自己的嫁妆里另备了一份足够能让死亡随卫家人度日的额外抚恤,派人分送。 她没有亲自上门抚慰。 地位尊卑的天然不对等,决定了即便那些随卫家人知道儿子或丈夫的真正死因,心怨,能够表露出来的,想必也就只有感激和惶恐。 数日后,她只去探望了魏梁的母亲和妻子。 在洛阳,她与魏梁临辞,魏梁曾特意说,女君回渔阳,若见到老母,勿告她自己曾受伤濒危的事。 …… 已经差不多一年半没见到儿子的面了。 忽从女君口中得知魏梁过些时候应就能归家探亲了,魏梁母亲和妻子十分的欢喜。 对女君上门来看望,更是感激不尽。 小乔告辞的时候,魏梁母亲不顾年迈,执意相送到了门口。 小乔回家路上,眼前浮现出片刻前魏梁母亲和妻子喜气洋洋的笑脸,心中五味杂陈。 马车在街上徐徐而行,渐渐靠近城北的魏府,到了门口,停了下来。 小乔被春娘扶下马车,一眼看到大门右侧石础旁的拴马桩上,拴了一匹黑色的大宛骏骓。 乌骓高大雄壮,四蹄修长,浑身油光水滑,仿佛刚停下来没多久似的,肩颈处汗水淋淋。 马奴在旁,正为它擦拭汗水。 “男君的马!” 春娘一眼便认了出来,脱口而出,声音充满惊喜。 小乔心口一跳,浑身血液仿佛忽然间加速了流动。 门房看到马车回来了,忙上前迎接:“女君可回了!男君方也回了!就和女君前脚后步!” 春娘挽住小乔胳膊,急急地几乎是拖着她进了大门,一路径直往西屋去,直到到了院门之外,才停了下来。 脚步有些快了,停下后,小乔略喘息。 础阶下站了一溜的仆妇侍女。林媪在院门口张望,忽看到小乔,匆匆迎了出来,笑容满面,压低声道:“男君回了!就在房里!小女君睡着,男君在旁,看她看的眼睛都不眨一下,唉哟,心都要化了…… ” 春娘目露喜色。继续送小乔到了础阶下,帮她将方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乔将女儿继续抱于怀中,等她睡熟了,才轻轻地放到了床上。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小家伙肉嘟嘟,睡觉时脖颈胳膊窝里爱出汗。 小乔展开一条适合这初夏天气的薄衾,盖住女儿身子,留乳母在旁照管,到了徐夫人的跟前。 方才她来北屋,本第一时间先去见了徐夫人。 徐夫人不过问了两句路上的情形,先便打发她去看腓腓。 此刻她正在小乔从前给她建的那个花房里,浇着一丛去年新移栽过来的稽山重台蔷薇。 庭院里生机勃勃。蔷薇青翠的枝叶上沾了水珠,枝头打着各色花骨朵,尚未展苞,吐露的芬芳便已引来几只扑戏其间的蜂蝶,一只圆背金点黑色天牛忽然从斜斜里飞了过来,撞到徐夫人的身上,“啪”的仰面掉在泥地里,不住地振翅,划拉着须脚,发出嗡嗡的声音,笨拙地一次次努力,想翻身再次飞起,却徒劳无功。 那只猫儿,从不知道哪个角落里钻了出来,敏捷地扑了上去,一爪子摁住了,闻了闻,拨拉着玩儿。 徐夫人抱开猫儿,将虫子翻了个背。 天牛在泥地里爬了几步,振翅“嗡”的一声,再次飞了起来,黑色圆点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消失在了花丛里。 “腓腓睡了吗?” 徐夫人收回目光,微笑问。 “睡了。” 小乔应。 “祖母……” 她又唤了一声,喉咙里仿佛有无数的话想说。 却无从说起。 “替我递把剪子。”徐夫人说。 小乔从钟媪手里接过,递了上去。 徐夫人接过花剪,小心地剪去一簇留了白色虫卵的败叶。 “我都知道了。”她一边修剪枝叶,一边说道,“劭儿能克制,这便好。我听说你父亲双目失明,如今如何了?” “他无大碍了。慢慢调治,想必往后目视也能恢复。” 小乔忍住心里的难过,说道。 徐夫人停下了剪,仿佛在回忆往事:“我还记得从前你父亲来幽州的情景,儒雅宏达,我印象深刻。十数年了,光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小乔心中忽然慢慢地浮出了一个朦朦胧胧的念头。 想问这位她无比敬重,也无比孺慕的老妇人,为何当初愿意接纳乔家求好,让她唯一的爱孙娶一个来自乔家的女儿。 “劭儿没说什么时候能回?” 徐夫人忽问。 “汉中衅战,他应忙于备战,恐怕一时还回不来……” 小乔回过了神儿,忙应道。 徐夫人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 小乔迎上了她的目光,并无退避。 “你刚回来,路上辛苦,先去好生休息。等明日养好了精神,再抱腓腓回西屋吧。” 徐夫人端详了她片刻,点了点头,面上露出微笑。 …… 自古起,军中便设专门的行军从事,录检阵亡士兵名单,于战后对家属予以抚恤。 虽有古法,然,真正能实施的,也只有盛世皇朝,或圣贤理想中的仁义之师。 生逢乱世,烽火连年,兵凶战危,死的人太多了,人命真正轻贱如同草芥。 遇大战,阵亡士兵尸体交错,更是如同堆丘。 甚至,当军粮匮乏,便拿死去士兵的尸体或劫掠百姓充当军粮,这样的事也屡见不鲜。 当打仗和死人已成了如同吃饭喝水般的日常存在,即便在魏劭军中,逢连绵战事,也不能做到能将每一个阵亡士兵的姓名检录下来。 更多的母亲和妻子,只能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望穿双目,直到绝望。 随魏梁同去兖州死去的一十六名随卫,名录齐备。其中有几人是渔阳人氏,都出自普通民户。 噩耗早些已随军中抚恤传至家人处。以普通阵亡论。 小乔从自己的嫁妆里另备了一份足够能让死亡随卫家人度日的额外抚恤,派人分送。 她没有亲自上门抚慰。 地位尊卑的天然不对等,决定了即便那些随卫家人知道儿子或丈夫的真正死因,心怨,能够表露出来的,想必也就只有感激和惶恐。 数日后,她只去探望了魏梁的母亲和妻子。 在洛阳,她与魏梁临辞,魏梁曾特意说,女君回渔阳,若见到老母,勿告她自己曾受伤濒危的事。 …… 已经差不多一年半没见到儿子的面了。 忽从女君口中得知魏梁过些时候应就能归家探亲了,魏梁母亲和妻子十分的欢喜。 对女君上门来看望,更是感激不尽。 小乔告辞的时候,魏梁母亲不顾年迈,执意相送到了门口。 小乔回家路上,眼前浮现出片刻前魏梁母亲和妻子喜气洋洋的笑脸,心中五味杂陈。 马车在街上徐徐而行,渐渐靠近城北的魏府,到了门口,停了下来。 小乔被春娘扶下马车,一眼看到大门右侧石础旁的拴马桩上,拴了一匹黑色的大宛骏骓。 乌骓高大雄壮,四蹄修长,浑身油光水滑,仿佛刚停下来没多久似的,肩颈处汗水淋淋。 马奴在旁,正为它擦拭汗水。 “男君的马!” 春娘一眼便认了出来,脱口而出,声音充满惊喜。 小乔心口一跳,浑身血液仿佛忽然间加速了流动。 门房看到马车回来了,忙上前迎接:“女君可回了!男君方也回了!就和女君前脚后步!” 春娘挽住小乔胳膊,急急地几乎是拖着她进了大门,一路径直往西屋去,直到到了院门之外,才停了下来。 脚步有些快了,停下后,小乔略喘息。 础阶下站了一溜的仆妇侍女。林媪在院门口张望,忽看到小乔,匆匆迎了出来,笑容满面,压低声道:“男君回了!就在房里!小女君睡着,男君在旁,看她看的眼睛都不眨一下,唉哟,心都要化了…… ” 春娘目露喜色。继续送小乔到了础阶下,帮她将方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