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修真:
第九百一十二章 瞎折腾
(1/2)
作者:超级老猪
推荐等级:4
人气:720
点赞:1064
爱文小说重生之俗人修真
第九百一十二章 瞎折腾
这几年来,程强一直都觉得,没有孩子是因为老婆身体的原因,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是他自己的原因。 看到检查结论上写着:“**活力不足……”的字样。 程强摸出来陈浩给他的那个药方,仔细看了看,迟疑了一下,决定还是找个老中医看一下。 虽然陈浩对于他的病症,把的很准,但在这种传宗接代的大事儿上面,程强还是不太敢轻易相信他这个“中医学院的学生”。 于是。 程强开车来到了京都市著名的唐氏中医医馆。 唐氏中医医馆的名气十分大,在京都市是首屈一指的中医馆,它的创始人名为唐东强,曾经担任过京都市中医学院校长一职十年,还是华夏中医发展协会的会长等等。 他的头衔加起来,差不多都有五百个字了。 不过这任何一个头衔,都不如他另外一个身份重要。 这个身份就是高级领导保健医生。 负责过许多名声赫赫“大人物”的身体健康,在国内中医界,是泰山北斗一般的存在。 在六十岁之后,唐东强辞掉所有担任的职务,开了这个唐氏中医医馆,当然,他的目的,并非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带徒弟。 中医和西医不同。 西医的培养有些类似于流水生产化,西医对于病情的治疗,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方案,病人来医院就诊,进行各项检查之后,查看检查报告,如果某项数值低了,该用什么药物,该用什么方案治疗,这些都早已经记录在教科书之中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操作即可。 但是中医不同。 中医在治病上,是因人而异,俗话说的好,一千人里面,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生病这种事情上,实际也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就拿一个感冒来说吧。 同样是感冒生病,但有人是流行性感冒,有人是病毒性感冒,有人是流感感冒,而且发病症状,有人低烧,有人高烧,还有人不发烧;有人咳嗽,有人不咳嗽,有人不停的咳嗽。 具体到实际病情上,有许多人都有差别,但是西医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会直接按照感冒来给你进行治疗,但如果是中医的话,十个中医可能会开出十种不同的药方,药方也会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所用的药物,分量都会不同。 正因为这样,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医,始终都无法将医术做到像西医那样的,流水化,标准化发展。 还是只能用比较原始的师徒传承这样的方法。 唐东强在中医一道上,沉溺了几十年,对于中医发展的弊端,自然是心里十分清楚的,对于他来说,他并不缺钱,只是希望在有生之年,用自己的力量,尽可能的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同时,将自己的一身医术,传承下去。 这才是他创立唐氏中医医馆的目的和愿望——只有让徒弟亲自上手,不断的去“试错”,才能够积累下来经验。 当然了。 由于有唐东强在身旁指点,所以这种“试错”,一旦出现之后,唐东强就会当场指出来,所以并不会拿病人的生命来开玩笑。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西医看学历,中医看岁数。 这都是扎根于国人心里,根深固蒂的思维了。 一个年轻的中医,即便医术再怎么高明,往往病人都会对他保持怀疑的态度——觉得他年纪轻轻,能够有什么经验?医术自然也不会高明到哪里去。 就是因为这样刻板印象的存在,导致老中医特别吃香,而年轻的中医无人问津。 这也是为什么程强并不怎么相信陈浩所开的药方的原因。 还是因为太年轻了。 唐氏中医医馆的门前,停满了各种车辆,其中不乏保时捷等比较罕见的豪车,而这些车牌号码更是显示的,这些车辆来自于天南地北。 程强挂了号,开始耐心的等了起来,闲的无聊时,他将陈浩给他写的药方,拿出来翻来覆去的看着,不知不觉中,将上面的几种药材还有分量克数,都记在了脑海之中。 耐心的等了两个多小时左右,终于是轮到了程强。 进入诊室之中,程强被这诊室里面的设计看的有些发懵。 这诊室里面的布局设计,显得有些特别,里面有一个个相连,隔开,类似于那些办公楼里面白领上班办公的工作间。 一共是二十多个这样的工作间“诊室”。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药房在其中,一个精神翟硕,红光满面的老人,坐在药房柜台的一边,程强看见有好几个病人,在老人面前排队,将手里拿着的纸,递给老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九百一十二章 瞎折腾
这几年来,程强一直都觉得,没有孩子是因为老婆身体的原因,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是他自己的原因。 看到检查结论上写着:“**活力不足……”的字样。 程强摸出来陈浩给他的那个药方,仔细看了看,迟疑了一下,决定还是找个老中医看一下。 虽然陈浩对于他的病症,把的很准,但在这种传宗接代的大事儿上面,程强还是不太敢轻易相信他这个“中医学院的学生”。 于是。 程强开车来到了京都市著名的唐氏中医医馆。 唐氏中医医馆的名气十分大,在京都市是首屈一指的中医馆,它的创始人名为唐东强,曾经担任过京都市中医学院校长一职十年,还是华夏中医发展协会的会长等等。 他的头衔加起来,差不多都有五百个字了。 不过这任何一个头衔,都不如他另外一个身份重要。 这个身份就是高级领导保健医生。 负责过许多名声赫赫“大人物”的身体健康,在国内中医界,是泰山北斗一般的存在。 在六十岁之后,唐东强辞掉所有担任的职务,开了这个唐氏中医医馆,当然,他的目的,并非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带徒弟。 中医和西医不同。 西医的培养有些类似于流水生产化,西医对于病情的治疗,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方案,病人来医院就诊,进行各项检查之后,查看检查报告,如果某项数值低了,该用什么药物,该用什么方案治疗,这些都早已经记录在教科书之中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操作即可。 但是中医不同。 中医在治病上,是因人而异,俗话说的好,一千人里面,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生病这种事情上,实际也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就拿一个感冒来说吧。 同样是感冒生病,但有人是流行性感冒,有人是病毒性感冒,有人是流感感冒,而且发病症状,有人低烧,有人高烧,还有人不发烧;有人咳嗽,有人不咳嗽,有人不停的咳嗽。 具体到实际病情上,有许多人都有差别,但是西医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会直接按照感冒来给你进行治疗,但如果是中医的话,十个中医可能会开出十种不同的药方,药方也会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所用的药物,分量都会不同。 正因为这样,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医,始终都无法将医术做到像西医那样的,流水化,标准化发展。 还是只能用比较原始的师徒传承这样的方法。 唐东强在中医一道上,沉溺了几十年,对于中医发展的弊端,自然是心里十分清楚的,对于他来说,他并不缺钱,只是希望在有生之年,用自己的力量,尽可能的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同时,将自己的一身医术,传承下去。 这才是他创立唐氏中医医馆的目的和愿望——只有让徒弟亲自上手,不断的去“试错”,才能够积累下来经验。 当然了。 由于有唐东强在身旁指点,所以这种“试错”,一旦出现之后,唐东强就会当场指出来,所以并不会拿病人的生命来开玩笑。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西医看学历,中医看岁数。 这都是扎根于国人心里,根深固蒂的思维了。 一个年轻的中医,即便医术再怎么高明,往往病人都会对他保持怀疑的态度——觉得他年纪轻轻,能够有什么经验?医术自然也不会高明到哪里去。 就是因为这样刻板印象的存在,导致老中医特别吃香,而年轻的中医无人问津。 这也是为什么程强并不怎么相信陈浩所开的药方的原因。 还是因为太年轻了。 唐氏中医医馆的门前,停满了各种车辆,其中不乏保时捷等比较罕见的豪车,而这些车牌号码更是显示的,这些车辆来自于天南地北。 程强挂了号,开始耐心的等了起来,闲的无聊时,他将陈浩给他写的药方,拿出来翻来覆去的看着,不知不觉中,将上面的几种药材还有分量克数,都记在了脑海之中。 耐心的等了两个多小时左右,终于是轮到了程强。 进入诊室之中,程强被这诊室里面的设计看的有些发懵。 这诊室里面的布局设计,显得有些特别,里面有一个个相连,隔开,类似于那些办公楼里面白领上班办公的工作间。 一共是二十多个这样的工作间“诊室”。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药房在其中,一个精神翟硕,红光满面的老人,坐在药房柜台的一边,程强看见有好几个病人,在老人面前排队,将手里拿着的纸,递给老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