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十万年:
第三千一百二十八章 拜我为师可好
(1/2)
作者:江如龙
推荐等级:2
人气:3892
点赞:95
爱文小说长生十万年
第三千一百二十八章 拜我为师可好
叶秋的憨厚、善良,勤奋,以及过目不忘的天赋,都让唐大儒很欣慰。 他觉得这次回归幽城,眼前这淳朴的乡村青年,就是上天赐予他的最好礼物。 但让唐大儒有些意外的是,叶秋先是眼睛一亮,然后却摇了摇头。 “怎么?难道你不愿意?”唐大儒愕然:“难道你想一辈子,只当我唐家的马夫?” 唐公瑾名动大河平原,在四国收了很多弟子,但大多却只是记名弟子。 真正能拜入唐大儒麾下的,其实并没有多少人。 但这些弟子,每一个在大河四国之中,都有非常杰出的成就。 甚至对幽城的读书人而言,能拜入唐大儒的麾下,这和鲤鱼跳龙门没任何区别。 在这偌大的极西之地,就算每一个王朝,只有一个镇国大儒。 那整个极西之地,镇国大儒也有万人! 在这万人之中,唐大儒或许不是最强,儒术也不逆天。 但论教育子弟的话,唐大儒却绝对是翘楚! 而更为关键的是,唐大儒懂得兵法! 一个文韬武略都兼具的镇国大儒,一个见过识广,大局观非常强的智者! 这就是唐公瑾,最大的优势!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四大诸侯都对唐大儒很尊敬。 也有远方王朝的智者,被他们的君王派遣而来,想要请唐大儒去辅助。 但唐大儒却一概拒绝,只是当了四国的客卿而已。 客卿者,顾名思义,就是客人的意思。 因为唐大儒的坚持,一些聪明的诸侯,开始挖唐大儒的弟子。 故而! 能成为唐大儒的正式弟子,这对任何人而言,那都是一个机缘。 可叶秋居然选择了拒绝? 这是为何? 唐大儒无法理解。 “老爷,我感觉我昔日,可能有一个老师。” 叶秋憨厚的说道:“如果我今日,拜您为老师的话,那以后……” “原来是这样。”唐大儒原本有些不悦,此刻却感觉到了欣慰。 如此有心的淳朴少年,在这年头可不多。 而这种金子般的品质,在这乱世之中,则显得越发的珍贵。 “紫阳,其实对于这一点,你大可不必担心,我儒界的儒者,在求学的时代,都会拜访很多师傅。” 唐大儒一脸笑意:“只要能让你进步,便是你拜我为师,以后也可寻访名师,这并不冲突。” “弟子叶紫阳,拜见老师。”叶秋屈身行礼。 眼前叶秋不磕头,只是行弟子礼节,唐大儒并没不高兴,反而感觉到了欣慰。 对唐公瑾这样的大儒而言,收弟子最重要的是,其实并不是天赋。 而是——人品! 唐大儒这些年走遍四国,弟子遍布各国,麾下也不乏几个败类。 中年之时,唐大儒收徒之看天赋,如今想来,却是追悔不已。 叶秋天赋高,但人品却更高! 当这二者融合之时,唐大儒对叶秋,自然寄予了厚望。 “紫阳,从今日起,你便是老夫麾下的记名弟子,但实际上,你是正式弟子。” 轻浮白须,唐大儒目带慈祥:“并非老夫不正式收你,而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千一百二十八章 拜我为师可好
叶秋的憨厚、善良,勤奋,以及过目不忘的天赋,都让唐大儒很欣慰。 他觉得这次回归幽城,眼前这淳朴的乡村青年,就是上天赐予他的最好礼物。 但让唐大儒有些意外的是,叶秋先是眼睛一亮,然后却摇了摇头。 “怎么?难道你不愿意?”唐大儒愕然:“难道你想一辈子,只当我唐家的马夫?” 唐公瑾名动大河平原,在四国收了很多弟子,但大多却只是记名弟子。 真正能拜入唐大儒麾下的,其实并没有多少人。 但这些弟子,每一个在大河四国之中,都有非常杰出的成就。 甚至对幽城的读书人而言,能拜入唐大儒的麾下,这和鲤鱼跳龙门没任何区别。 在这偌大的极西之地,就算每一个王朝,只有一个镇国大儒。 那整个极西之地,镇国大儒也有万人! 在这万人之中,唐大儒或许不是最强,儒术也不逆天。 但论教育子弟的话,唐大儒却绝对是翘楚! 而更为关键的是,唐大儒懂得兵法! 一个文韬武略都兼具的镇国大儒,一个见过识广,大局观非常强的智者! 这就是唐公瑾,最大的优势!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四大诸侯都对唐大儒很尊敬。 也有远方王朝的智者,被他们的君王派遣而来,想要请唐大儒去辅助。 但唐大儒却一概拒绝,只是当了四国的客卿而已。 客卿者,顾名思义,就是客人的意思。 因为唐大儒的坚持,一些聪明的诸侯,开始挖唐大儒的弟子。 故而! 能成为唐大儒的正式弟子,这对任何人而言,那都是一个机缘。 可叶秋居然选择了拒绝? 这是为何? 唐大儒无法理解。 “老爷,我感觉我昔日,可能有一个老师。” 叶秋憨厚的说道:“如果我今日,拜您为老师的话,那以后……” “原来是这样。”唐大儒原本有些不悦,此刻却感觉到了欣慰。 如此有心的淳朴少年,在这年头可不多。 而这种金子般的品质,在这乱世之中,则显得越发的珍贵。 “紫阳,其实对于这一点,你大可不必担心,我儒界的儒者,在求学的时代,都会拜访很多师傅。” 唐大儒一脸笑意:“只要能让你进步,便是你拜我为师,以后也可寻访名师,这并不冲突。” “弟子叶紫阳,拜见老师。”叶秋屈身行礼。 眼前叶秋不磕头,只是行弟子礼节,唐大儒并没不高兴,反而感觉到了欣慰。 对唐公瑾这样的大儒而言,收弟子最重要的是,其实并不是天赋。 而是——人品! 唐大儒这些年走遍四国,弟子遍布各国,麾下也不乏几个败类。 中年之时,唐大儒收徒之看天赋,如今想来,却是追悔不已。 叶秋天赋高,但人品却更高! 当这二者融合之时,唐大儒对叶秋,自然寄予了厚望。 “紫阳,从今日起,你便是老夫麾下的记名弟子,但实际上,你是正式弟子。” 轻浮白须,唐大儒目带慈祥:“并非老夫不正式收你,而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