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3144章 奖励
(2/2)
作者:郁雨竹
推荐等级:1
人气:3679
点赞:1606
爱文小说农家小福女
或,道:“现在各地肯定都收到官盐了,没收到的,肯定也收到了朝廷的公文,他们不日就会到青州来买盐。江南那边肯定也已经知道出事,等他们查到这里来,我们都有危险,你们要不要考虑住到县衙里来?”
白二郎是没什么意见,就是怕明达觉得挤。 殷或淡然的道:“这有什么,让方县丞他们搬个家就行了,要是空间还不够,就和左右的人家谈一谈,暂借他们的房屋一段时间。对了,左右是谁家?” 不等白善说话,殷或就想起来了,“哦”了一声道:“是宋家。” 他就看向白善,其他人也看向白善。 白善摸了摸鼻子,考量了一下后道:“算起来,方县丞这一年来为北海县操劳,我和县衙还没奖励过他呢。” 大家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白善就决定奖励方县丞一栋房子,就是他们之前在城东建的房子,为了表达上司对他的关爱,他还决定自掏腰包为他置办一些家具之类的东西。 方县丞此时还在龙池为北海县和白善鞠躬尽瘁呢,收到家里的消息说白县令分了一栋房子给他们,他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的心腹下属见他半晌不说话,有些焦急,“县丞,出什么事了?” 方县丞将信收起来,道:“家里来信,说县令分了一个院子给我。” 下属眼睛一亮,“是城东的那些院子?” 方县丞微微点头。 下属就羡慕不已的看着方县丞,“有了这个房子,县丞和嫂子以后就算在北海县定下了。” 方县丞脸上也不由露出些高兴的神色,“我必不辜负大人的这份厚爱。” 内敛如方县丞也不由自得了一下,“家里还说,白大人还送了我一份家私。” 下属更羡慕了。 方县丞虽是一县县丞,县衙的二把手,过得却并不富裕,都比不上董县尉,更不要说宋主簿了。 董县尉和宋主簿都是北海县本地人,有自家的房屋,其中宋主簿更不必说了,出自宋家,不仅有主宅,还有别院呢,田地铺子都不少,所以即便不做主簿,他日子也很好。 方县丞不一样,他全靠薪水养家。 他不是北海县人,是从莱州过来北海县考试,然后从一小吏一步一步做到县丞的,十几年了,他不敢说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但绝对可以拍着胸脯保证他绝对是北海县里最清廉的。 收的最贵重的礼,还是得罪了宋主簿的商户送的半扇羊肉,让他从中调解。 他升到县丞,还是路县令为了和宋家斗法,把前一任宋县丞斗下去后提拔上来的。 那时候他妻子为了补贴家用,还要做了针线拿去铺子上卖呢。 只是他做了县丞以后,布庄上的人常给出过高的价钱,于是他便让她不要做了。 方家只有三个下人,一个是常跟着他外出的长随,一个是厨房里帮忙的妇人,还有一个则是在前头听候吩咐的丫头,什么活儿都做一些。 但他儿女多呀,一共四个孩子,都要读书识字,需要买笔墨纸砚,他们家的衣服都需要两年才做一次。 所以他们存不下钱买房。
或,道:“现在各地肯定都收到官盐了,没收到的,肯定也收到了朝廷的公文,他们不日就会到青州来买盐。江南那边肯定也已经知道出事,等他们查到这里来,我们都有危险,你们要不要考虑住到县衙里来?”
白二郎是没什么意见,就是怕明达觉得挤。 殷或淡然的道:“这有什么,让方县丞他们搬个家就行了,要是空间还不够,就和左右的人家谈一谈,暂借他们的房屋一段时间。对了,左右是谁家?” 不等白善说话,殷或就想起来了,“哦”了一声道:“是宋家。” 他就看向白善,其他人也看向白善。 白善摸了摸鼻子,考量了一下后道:“算起来,方县丞这一年来为北海县操劳,我和县衙还没奖励过他呢。” 大家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白善就决定奖励方县丞一栋房子,就是他们之前在城东建的房子,为了表达上司对他的关爱,他还决定自掏腰包为他置办一些家具之类的东西。 方县丞此时还在龙池为北海县和白善鞠躬尽瘁呢,收到家里的消息说白县令分了一栋房子给他们,他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的心腹下属见他半晌不说话,有些焦急,“县丞,出什么事了?” 方县丞将信收起来,道:“家里来信,说县令分了一个院子给我。” 下属眼睛一亮,“是城东的那些院子?” 方县丞微微点头。 下属就羡慕不已的看着方县丞,“有了这个房子,县丞和嫂子以后就算在北海县定下了。” 方县丞脸上也不由露出些高兴的神色,“我必不辜负大人的这份厚爱。” 内敛如方县丞也不由自得了一下,“家里还说,白大人还送了我一份家私。” 下属更羡慕了。 方县丞虽是一县县丞,县衙的二把手,过得却并不富裕,都比不上董县尉,更不要说宋主簿了。 董县尉和宋主簿都是北海县本地人,有自家的房屋,其中宋主簿更不必说了,出自宋家,不仅有主宅,还有别院呢,田地铺子都不少,所以即便不做主簿,他日子也很好。 方县丞不一样,他全靠薪水养家。 他不是北海县人,是从莱州过来北海县考试,然后从一小吏一步一步做到县丞的,十几年了,他不敢说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但绝对可以拍着胸脯保证他绝对是北海县里最清廉的。 收的最贵重的礼,还是得罪了宋主簿的商户送的半扇羊肉,让他从中调解。 他升到县丞,还是路县令为了和宋家斗法,把前一任宋县丞斗下去后提拔上来的。 那时候他妻子为了补贴家用,还要做了针线拿去铺子上卖呢。 只是他做了县丞以后,布庄上的人常给出过高的价钱,于是他便让她不要做了。 方家只有三个下人,一个是常跟着他外出的长随,一个是厨房里帮忙的妇人,还有一个则是在前头听候吩咐的丫头,什么活儿都做一些。 但他儿女多呀,一共四个孩子,都要读书识字,需要买笔墨纸砚,他们家的衣服都需要两年才做一次。 所以他们存不下钱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