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玉投珠:
1.第 1 章
(2/2)
作者:北南
推荐等级:2
人气:390
点赞:132
爱文小说碎玉投珠
汉白把桌角那摞文件抬起,抽出最下面一张纸:“我周一递了出差申请,今天都周五了。”
“周五怎么了?”张寅没接,两肘架在扶手上,十指交握,“不批,我带老石去。” 丁汉白捏着那张申请单:“石组长都五十多了,你让他大老远颠一趟?再说了,这次去是看那批文物,我懂那个,最能帮上忙。” 张寅一边嘴角挑起:“懂不懂你说了不算,你少在我跟前装一把,翻过大天去,你家也就是个刻石头的,真把自己当圈里人了。” 这个时间其他同事已经陆续到了,都不由得往办公室里瞧一眼,心热的操心丁汉白惹祸,心凉的单纯看热闹。丁汉白不负众望,满足了两种心态的围观群众,气定神闲地回道:“算不算我还就说了,我懂不懂,反正比你这个主任懂。我们家也用不着翻过大天去,哪怕就剩一间玉销记都是行里的翘楚。” “雕石头的?我丁汉白雕烂的石头你也买不起。”丁汉白靠着椅背,就跟在院里的藤椅上乘凉一样,“倒是你有点逗,不会做个文物局的主任就把自己当专家了吧,出了这办公室谁他妈鸟你。” 丁汉白几句堵死张寅,一早上谦恭伏低的模样早消失殆尽,他这人别的都好说,独独容不得别人损丁家的手艺地位。读书人又酸又傲,他这种技高人胆大的不止傲,还狂得很。 张寅闷了腔怒火,碍着自己的身份不好发作,他早看丁汉白不顺眼,这半年多也挑了不少刺,但明刀明枪吵起来还是头一回。 丁汉白心里门儿清,他一个笔筒顶张寅三年工资,局长见了他就打听玉销记有什么新物件儿,其实这本来没什么,可张寅心眼小又财迷,那就有什么了。 最要紧的是,张寅和他都对古玩感兴趣,而古玩圈没一个缺心眼儿的,一知半解的看不起新手,懂行的更是谁也不服谁。 骂完解气,丁汉白闲闲起身,走到门口时一顿:“出差申请不批,那请假批不批?” 张寅不想看见他:“赶紧给我滚蛋!” 丁汉白走人,这会儿回家肯定被姜漱柳念叨,干脆骑着车子奔了料市。料市从周四就开始热闹,大部头选货的,精挑细选的,全是买主。 每个玉石摊位前都有买主讲价,丁汉白没带那么多钱,闲逛一圈后进入家木料店。他要选一块檀木镂字,店家看他年轻又穿得干干净净,不像淘货的,便没理他。 “老板,你这是紫檀木么?”一位大姐在立在柜前问。 老板说:“正儿八经的小叶紫檀,你看这纹路,我拿料板上显星水,让你瞧瞧金星。” 大姐懂一点:“现在好多小叶紫檀都是假的,我心里没底。” “本店保真,比玉销记的还真。”老板翻着样板,“大姐,您选料做珠子还是干吗?现在流行小叶紫檀做珠做串。” 大姐立刻忘记真假:“我就想拿去玉销记做珠子,成品太贵,我自己买料便宜点。” 丁汉白本想安生自己看,奈何对方频频戳他神经,他往柜台上一靠,揣着兜光明正大地听。老板说:“那当然了,我这儿的料比玉销记的好,说实在的,玉销记的东西齁贵,谁知道是真是假啊。” 丁汉白不浓不淡地插一句:“比你用血檀装小叶紫檀乱市强。” 他给大姐说:“玉销记的玛瑙就是玛瑙,紫檀就是紫檀,你环太平洋一圈去鉴定都错不了,而且虽然贵,但看行情,紫檀串子肯定升高价,反而赚了。” 丁汉白说完就走,赶在老板发脾气前闪人。 其实玉销记的确厉害,不然那些人不会损一把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但为什么从人人追捧变成贬损了呢?说到底还是生意差了,店铺一再缩减,近百年的声誉积攒起来,消减也就一年半载的工夫。 但最让丁汉白不服气的是,玉销记没落不是因为东西差,而是因为近年这行迅速发展,进圈的人多了,上不了台面的料也多了,凡多必滥,可玉销记不肯降格,只能曲高和寡。 他没了兴致,挑好一块木料便打道回府。 周末向来热闹,兄弟几个都在,丁汉白舅舅家的小弟姜廷恩也来了,都是十七八岁的男孩子,喜欢赶时髦玩儿新鲜的,但听闻丁延寿今天下飞机,只好憋在家里装用功。 丁汉白在书桌前镂字,裁好的木料下垫着层层宣纸,他拿毛笔写字,然后准备下刀。三个兄弟围在两旁,把亮光都挡住,他心烦地抬头:“动物园看猴儿呢?” 丁尔和与他同岁,催促道:“别磨蹭了,猴看你行不行?” 丁汉白下刀,手腕角度没变,光手指施力转力,横折撇捺一气呵成,点是点,勾是勾,痕迹深重速度平稳,刻完三个字直接把木屑一吹,拂了那仨人满脸。 姜廷恩不高兴地说:“大哥,你这么利索我们学不会。” 丁汉白瞥见小桌上的西瓜:“你去厨房端一盘冰块,我要把西瓜冰一冰。” 姜廷恩跑出去了,丁可愈拿起木料端详:“‘五云’,大哥,你这原名像开玩笑一样,没想到你还恋恋不舍的。” 丁汉白指间夹着刀,也不等冰块了,起身端上西瓜就走,出屋后坐在廊下开吃,吃完在西瓜皮上雕了几朵祥云。他本名丁五云,五月初五生日,云寓意吉祥如意,但自从他雕刻的天赋显出来,他爸就给他起了“汉白”这名字,一直只是叫着,升中学上档案的时候彻底改了。 不管古玩还是雕刻,玉都是最抢手最高级的,丁延寿一生为人谦虚,就在他这个儿子身上高调了一把。 丁可愈和丁尔和从屋里出来,丁尔和故意说:“汉白,等着你教我们镂字呢,快点啊。” 丁汉白吃了瓜心情不错,把刀一扔配合着闹:“这什么狗屁名字!” 这师兄弟几个都被丁延寿按料给过名儿,但只是说说,说完就忘了,只有丁汉白最正式。丁汉白实际上也接受了,唯一不满的就是玉太易碎。 笑闹了几句,找冰块的姜廷恩终于跑回来,却空着手说:“师父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 参加丧事儿就够不喜庆了,还带回来一个?带什么?丁汉白骂了一句,姜廷恩委屈地立在一盆富贵竹旁边:“真的,就在前厅呢!” 丁汉白长腿迈下台阶,跑出小院去前院看。大客厅开着门,厚地毯在夏天显得闷热,不过新换的白玉摆件透着凉爽。 丁延寿正和姜漱柳说话,没注意到儿子跑进来。丁汉白也不叫人,一眼就看见客厅中央站着个男孩子。 那男孩子也打量他,目光怯怯的。 丁汉白头疼,怎么真带回来一个?家里人丁挺兴旺了,他爸还从扬州拐回来一人口,南蛮子进北方院,格格不入。 他走到人家面前,问:“您哪位?” 丁延寿总算抬头:“这是纪师父的徒弟,以后就来咱们家了,又浑又倔的都收敛点,别让我瞧见欺负人。” 丁汉白面不改色:“你叫什么名儿?” 那男孩儿叫他盯得不敢眨眼:“纪慎语,谨言慎语的慎语。” 好端端来个外人,当徒弟还是当儿子?兄弟几个各自猜想,但不敢在丁延寿面前露出不满,丁汉白最擅长惹事儿,直接说人家名字难听,而后又问:“爸,你收他当徒弟了?” 丁延寿点头:“对,以后慎语就排名第五,是你们的师弟。” 纪慎语犹豫着要不要喊一句“师哥”。 不料丁汉白看着他:“小纪,当徒弟的都另外给个名儿,我头回见你这么白净透光的脸蛋儿,干脆就叫……纪珍珠?” 纪慎语刚没了恩师,又刚认了新师父,他站在陌生的房子里面对着一堆陌生的人,分不清别人是高兴还是嫌弃。 日光灼人,丁汉白的笑容灼眼,他点点头,只好应了。
汉白把桌角那摞文件抬起,抽出最下面一张纸:“我周一递了出差申请,今天都周五了。”
“周五怎么了?”张寅没接,两肘架在扶手上,十指交握,“不批,我带老石去。” 丁汉白捏着那张申请单:“石组长都五十多了,你让他大老远颠一趟?再说了,这次去是看那批文物,我懂那个,最能帮上忙。” 张寅一边嘴角挑起:“懂不懂你说了不算,你少在我跟前装一把,翻过大天去,你家也就是个刻石头的,真把自己当圈里人了。” 这个时间其他同事已经陆续到了,都不由得往办公室里瞧一眼,心热的操心丁汉白惹祸,心凉的单纯看热闹。丁汉白不负众望,满足了两种心态的围观群众,气定神闲地回道:“算不算我还就说了,我懂不懂,反正比你这个主任懂。我们家也用不着翻过大天去,哪怕就剩一间玉销记都是行里的翘楚。” “雕石头的?我丁汉白雕烂的石头你也买不起。”丁汉白靠着椅背,就跟在院里的藤椅上乘凉一样,“倒是你有点逗,不会做个文物局的主任就把自己当专家了吧,出了这办公室谁他妈鸟你。” 丁汉白几句堵死张寅,一早上谦恭伏低的模样早消失殆尽,他这人别的都好说,独独容不得别人损丁家的手艺地位。读书人又酸又傲,他这种技高人胆大的不止傲,还狂得很。 张寅闷了腔怒火,碍着自己的身份不好发作,他早看丁汉白不顺眼,这半年多也挑了不少刺,但明刀明枪吵起来还是头一回。 丁汉白心里门儿清,他一个笔筒顶张寅三年工资,局长见了他就打听玉销记有什么新物件儿,其实这本来没什么,可张寅心眼小又财迷,那就有什么了。 最要紧的是,张寅和他都对古玩感兴趣,而古玩圈没一个缺心眼儿的,一知半解的看不起新手,懂行的更是谁也不服谁。 骂完解气,丁汉白闲闲起身,走到门口时一顿:“出差申请不批,那请假批不批?” 张寅不想看见他:“赶紧给我滚蛋!” 丁汉白走人,这会儿回家肯定被姜漱柳念叨,干脆骑着车子奔了料市。料市从周四就开始热闹,大部头选货的,精挑细选的,全是买主。 每个玉石摊位前都有买主讲价,丁汉白没带那么多钱,闲逛一圈后进入家木料店。他要选一块檀木镂字,店家看他年轻又穿得干干净净,不像淘货的,便没理他。 “老板,你这是紫檀木么?”一位大姐在立在柜前问。 老板说:“正儿八经的小叶紫檀,你看这纹路,我拿料板上显星水,让你瞧瞧金星。” 大姐懂一点:“现在好多小叶紫檀都是假的,我心里没底。” “本店保真,比玉销记的还真。”老板翻着样板,“大姐,您选料做珠子还是干吗?现在流行小叶紫檀做珠做串。” 大姐立刻忘记真假:“我就想拿去玉销记做珠子,成品太贵,我自己买料便宜点。” 丁汉白本想安生自己看,奈何对方频频戳他神经,他往柜台上一靠,揣着兜光明正大地听。老板说:“那当然了,我这儿的料比玉销记的好,说实在的,玉销记的东西齁贵,谁知道是真是假啊。” 丁汉白不浓不淡地插一句:“比你用血檀装小叶紫檀乱市强。” 他给大姐说:“玉销记的玛瑙就是玛瑙,紫檀就是紫檀,你环太平洋一圈去鉴定都错不了,而且虽然贵,但看行情,紫檀串子肯定升高价,反而赚了。” 丁汉白说完就走,赶在老板发脾气前闪人。 其实玉销记的确厉害,不然那些人不会损一把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但为什么从人人追捧变成贬损了呢?说到底还是生意差了,店铺一再缩减,近百年的声誉积攒起来,消减也就一年半载的工夫。 但最让丁汉白不服气的是,玉销记没落不是因为东西差,而是因为近年这行迅速发展,进圈的人多了,上不了台面的料也多了,凡多必滥,可玉销记不肯降格,只能曲高和寡。 他没了兴致,挑好一块木料便打道回府。 周末向来热闹,兄弟几个都在,丁汉白舅舅家的小弟姜廷恩也来了,都是十七八岁的男孩子,喜欢赶时髦玩儿新鲜的,但听闻丁延寿今天下飞机,只好憋在家里装用功。 丁汉白在书桌前镂字,裁好的木料下垫着层层宣纸,他拿毛笔写字,然后准备下刀。三个兄弟围在两旁,把亮光都挡住,他心烦地抬头:“动物园看猴儿呢?” 丁尔和与他同岁,催促道:“别磨蹭了,猴看你行不行?” 丁汉白下刀,手腕角度没变,光手指施力转力,横折撇捺一气呵成,点是点,勾是勾,痕迹深重速度平稳,刻完三个字直接把木屑一吹,拂了那仨人满脸。 姜廷恩不高兴地说:“大哥,你这么利索我们学不会。” 丁汉白瞥见小桌上的西瓜:“你去厨房端一盘冰块,我要把西瓜冰一冰。” 姜廷恩跑出去了,丁可愈拿起木料端详:“‘五云’,大哥,你这原名像开玩笑一样,没想到你还恋恋不舍的。” 丁汉白指间夹着刀,也不等冰块了,起身端上西瓜就走,出屋后坐在廊下开吃,吃完在西瓜皮上雕了几朵祥云。他本名丁五云,五月初五生日,云寓意吉祥如意,但自从他雕刻的天赋显出来,他爸就给他起了“汉白”这名字,一直只是叫着,升中学上档案的时候彻底改了。 不管古玩还是雕刻,玉都是最抢手最高级的,丁延寿一生为人谦虚,就在他这个儿子身上高调了一把。 丁可愈和丁尔和从屋里出来,丁尔和故意说:“汉白,等着你教我们镂字呢,快点啊。” 丁汉白吃了瓜心情不错,把刀一扔配合着闹:“这什么狗屁名字!” 这师兄弟几个都被丁延寿按料给过名儿,但只是说说,说完就忘了,只有丁汉白最正式。丁汉白实际上也接受了,唯一不满的就是玉太易碎。 笑闹了几句,找冰块的姜廷恩终于跑回来,却空着手说:“师父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 参加丧事儿就够不喜庆了,还带回来一个?带什么?丁汉白骂了一句,姜廷恩委屈地立在一盆富贵竹旁边:“真的,就在前厅呢!” 丁汉白长腿迈下台阶,跑出小院去前院看。大客厅开着门,厚地毯在夏天显得闷热,不过新换的白玉摆件透着凉爽。 丁延寿正和姜漱柳说话,没注意到儿子跑进来。丁汉白也不叫人,一眼就看见客厅中央站着个男孩子。 那男孩子也打量他,目光怯怯的。 丁汉白头疼,怎么真带回来一个?家里人丁挺兴旺了,他爸还从扬州拐回来一人口,南蛮子进北方院,格格不入。 他走到人家面前,问:“您哪位?” 丁延寿总算抬头:“这是纪师父的徒弟,以后就来咱们家了,又浑又倔的都收敛点,别让我瞧见欺负人。” 丁汉白面不改色:“你叫什么名儿?” 那男孩儿叫他盯得不敢眨眼:“纪慎语,谨言慎语的慎语。” 好端端来个外人,当徒弟还是当儿子?兄弟几个各自猜想,但不敢在丁延寿面前露出不满,丁汉白最擅长惹事儿,直接说人家名字难听,而后又问:“爸,你收他当徒弟了?” 丁延寿点头:“对,以后慎语就排名第五,是你们的师弟。” 纪慎语犹豫着要不要喊一句“师哥”。 不料丁汉白看着他:“小纪,当徒弟的都另外给个名儿,我头回见你这么白净透光的脸蛋儿,干脆就叫……纪珍珠?” 纪慎语刚没了恩师,又刚认了新师父,他站在陌生的房子里面对着一堆陌生的人,分不清别人是高兴还是嫌弃。 日光灼人,丁汉白的笑容灼眼,他点点头,只好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