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十万年: 第四千两百五十章 这乱世 (1/2)
作者:江如龙
推荐等级:2
人气:3892
点赞:95
爱文小说长生十万年
    第四千两百五十章 这乱世
    哗!     一道流光撕裂苍穹,瞬间落在叶秋的面前的地面,然后冲天而起,在地面一米位置爆裂,化为一封金芒璀璨的书信。     书信上写满了文字,密密麻麻,但却不是儒界的任何一种文字,而是21世纪地球流行的英语。     这是叶秋和赵三的约定,以英语来但密语,从而防止消息走漏。     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封建时代,你用英语来写信,任谁也看不懂,根本不用担心被截获。     此刻,叶秋低头看信,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夏无常和李道尊号称南北双雄,但和夏无常相比,李道尊格局还是太小了。”     “御兽宗经营南方数代人,夏无常说不要就不要了,而且直接去北海攻打荒人,试图占领整个乱炎海域,这条路充满荆棘,可谓是九死一生,夏无常明知道这些,却依旧毫不犹豫的走了。”     “此人若是不死,他日回归之时,定然是我的大敌!”     看完书信周,叶秋忍不住一声感概。     叶秋说的这个“大敌”,并非局限于天火山域,而是整个极西之地。     以夏无常的修炼天赋、统帅能力,以及胸襟、气度来看,此人堪称是一个翻版的刘邦。     刘邦是汉朝的建立者,此人不学无术,没什么文化,但却拥有高超的御下之术,能让将士归心,万民臣服。     要说夏无常和刘邦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刘邦文化不高,但夏无常却是个学霸!     一个的小学生,一个是985高校的教授,二者文化程度差距就是那么大!     另外,刘邦无意一般,而夏无常的武力值,却是西楚霸王项羽那个级别的。     至于谋略方面,夏无常和“兵仙”韩信,恐怕也是一个级别的。     一个拥有项羽威力,韩信谋略,依旧刘邦的御下术的人。     而且这个人,还义薄云天,非常仗义,在各国广交朋友。     如果这样的人,一旦一跃腾空,那他就不是化龙那么简单了。     他这是直接一飞冲天,化身不朽神灵!     所为的神龙,都终究会被他一脚踩在脚下,乖乖的沦为坐骑!     这就是夏无常!     这些深层次的东西,恐怕就连夏无常本人,其实都没看的透彻。     但叶秋看透了。     只要夏无常运气不是太差,只要时间足够,只要夏无常没死。     那只要给夏无常足够的时间,灼日大帝当年的辉煌,一定会在极西大帝重现。     而这个君临大地的人,就是——夏无常!     不过可惜的是,这只是叶秋的预判而已,根本不会实现。     因为在这个预判中,缺乏一个最关键的条件,那就是——叶秋!     如果叶秋没来极西之地,或许千年后的天下,注定是夏无常的天下。     然而可惜的是,夏无常运气不好,遇到了叶秋。     “我心中的极西之地,不是一个割据的‘地’方实力,也不是重现灼日大帝的辉煌。”     “我心中的极西之地,只是儒界的一部分,只是整个强汉的一个郡而已。”     “我不要割据军阀,我要是整个儒界一个整体,再无刀兵之祸。”     “我要的是夫子孔圣心中,那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礼法世界!”     “所以,我会一统极西之地,而不是等夏无常来格割据一方!”     这一刻,对于此行儒界的规划,叶秋心中变得越来越明朗。     哗!     下一刻,一道流光撕裂虚空,在叶秋面前爆裂,化为又一封流光璀璨的书信。     这封信倒不是英文写的,而是一种中文的电报加密铭文。     类似这样的加密铭文,叶秋弄了甚多套,每一套都代表特定的联络渠道。     扫了一眼这些铭文,叶秋立刻明白,这是赵狂给自己传递的加急消息。     仔细看了内容之后,叶秋倒是没惊讶,反而是松了口气。     从这封书信来看,虽然叶秋离开了三个月,但乾坤门运转良好,并没因为他的消息而出大乱子。     其实叶秋不辞而别,也是想看看,如果他长期不在宗门,乾坤门是否出现问题。     毕竟叶秋要屠天证道,叶秋还要修炼,叶秋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处理。     出门远行,或者消失许久,这在以后,恐怕会成为常态。     既然赵狂、琉璃等人做的很好,叶秋自然很欣慰。     不过赵狂在信中提及,为了躲避吴国攻伐宋国,乾坤门暂时封闭了山门。     对于这件事,叶秋却不敢苟同。     要知道,叶秋是强汉之主,是大河平原的唯一主人。     叶秋这次越过通天河,初衷并非攻伐宋国,而是阻止宋国攻打大河平原。     这并非叶秋怕了宋国,而是强汉是新生的王朝,百废待兴,需要时间来发展。     如今宋国攻伐宋国,这对叶秋,对乾坤门,甚至对强汉而言,其实这都是好事。     历史告诉叶秋,一旦两国开战,那绝对是旷日长久的拉锯战。     就算宋王陨落,就算王城覆灭,吴国想要一统宋国,那也不是那么简单。     这需要时间!     可以想象的是,接下来的数年时间内,吴国会遭遇宋国各地百姓的激烈反抗。     数年之后,就算吴国横扫各郡个县,叶秋也无所谓了。     因为那时候的强汉,已经完成了原始激烈,有了兵出天火山域的契机。     到了那时候,强汉赶走吴国人,不但不会被宋人反感,反而会得到百姓拥戴。     换句话说,吾王和伍相的谋划,其实是在给叶秋做嫁衣。     这就好比隋朝终结了乱世,积累了大量的粮草,开凿了惠及后世几千年的大运河,却因为民怨沸腾而被灭,最终便宜了唐朝。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隋朝为唐朝解决了很多大麻烦,骂名归隋唐,功勋归唐朝。     据说,隋朝被灭之后,堆积各大粮仓的粮食,哪怕到了大唐贞观后期,依旧没有吃完!     类似的概念,其实在天火山域,也曾经出现过。     三万年前,天火王朝的最后一个王国之君——天火炀王,不顾民怨沸腾,不顾文臣武将抗议,一意孤行,开凿了贯穿整个天火山域的天火大运河。     天火大运河的出现,让通天河的所有分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