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夜: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夜不眠(下)
(2/2)
作者:猫腻
推荐等级:2
人气:3959
点赞:816
爱文小说将夜
容不得骄傲,不需要风度。
此时此刻,她再次想起宁缺。 不知道多年以后,如果彼此都还活着,谁会成为那个胜利的人。 …… …… 宁缺并不知道叶红鱼这位当代裁决大神官对自已有如此高的评价或者说期许,他这时候所有的心神都放在身前的地面上。 宽阔的花岗石地面上,是由光雾与线条构成的无数立体形状,四周光线厚实的城墙里,是不足膝高的万雁塔,如鳞片般的坊市。 这是微缩的长安城,便是惊神阵。 宁缺盘膝坐在这座长安城外,沉默而专注地进行着察看。 他已经看了整整一天一夜时间。 他早就已经看出了问题。 长安城堵了。 不是宽阔的朱雀大街被马车堵住,也不是东城的街巷被摊贩堵住,更不是地下水道被那些淤泥堵住,不是真实的堵塞。 而是这座雄城内的天地气息运转,变得有些不畅。 宁缺用肉眼都能看到身前的长安城里,有十余处地方的光雾流转,明显受到了某种干扰,凝成一团乱麻。 长安城是一座阵。 一座可以惊神的大阵。 这座大阵的威力,便来源于长安城里流动的天地气息。 千年之前,长安城始建,夫子以无上智慧,借城中地势宫殿建筑,引天地气息于城中,布下这座能自我修复、生意循环无尽的大阵。 此后的岁月里,本应自由流动的天地气息,在长安城里如清风一般吹拂,依然自由,却开始拥有了自已的规则。 这些规则,便是惊神阵的本源。 时光是最无情又最强大的武器,惊神阵虽然能自我修复,但如果要让它始终保持最好的状态,依然需要城中的人们进行维护。 大唐朝廷有专门的一笔资金,用来做这件事情,而工部清水司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便是负责浚清长安城里的天然水道与湖泊。 雁鸣湖的清理,表面上看是民政工程,实际上是对惊神阵的一次例行维护。 但惊神大阵当然不可能因为一些建筑改变或地形变化,便失去威力,事实上就算朝廷从来没有进行过维护,也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宁缺起身走进光雾凝成的长安城,跨过雁鸣山,来到不及膝高的皇城前,躬身握住插在地面进而的半截阵眼杵,拔了出来。 随着这个动作,花岗石地面上的长安城渐渐变成一片浓郁的光雾,然后向下凝成如水般的光液,顺着地面上的那些刻痕缓缓渗了下去。 他手中的阵眼杵也渐渐变暗,繁复的花纹与杵身合为一体。 …… …… 宁缺离开皇宫,来到城墙上。 他看着城墙下的长安城,沉默了很长时间。 长安城里的混乱已经平息,生活渐渐回复正常。 街道上行驶的马车变得越来越多,行人神情平静,只是大多行色匆匆。 大唐此时已经完全动员起来,唐人们认真专注地做着自已的事情。 他们很清楚,只有这样才是对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最好的支持。 宁缺已经很久没有睡觉,非常疲惫,眼睛有些发涩。 他闭上眼睛,开始感受这座城。 他仿佛看到了唐人们平静而坚定的内心。 同时,他看到了天地气息十余处堵塞。 在所有唐人重新收获信心与勇气的时候。 他看到了长安城的危机。 他焦虑不安。 他彻夜难眠。 …… …… (这一章是两千,那么,明天两章就是七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容不得骄傲,不需要风度。
此时此刻,她再次想起宁缺。 不知道多年以后,如果彼此都还活着,谁会成为那个胜利的人。 …… …… 宁缺并不知道叶红鱼这位当代裁决大神官对自已有如此高的评价或者说期许,他这时候所有的心神都放在身前的地面上。 宽阔的花岗石地面上,是由光雾与线条构成的无数立体形状,四周光线厚实的城墙里,是不足膝高的万雁塔,如鳞片般的坊市。 这是微缩的长安城,便是惊神阵。 宁缺盘膝坐在这座长安城外,沉默而专注地进行着察看。 他已经看了整整一天一夜时间。 他早就已经看出了问题。 长安城堵了。 不是宽阔的朱雀大街被马车堵住,也不是东城的街巷被摊贩堵住,更不是地下水道被那些淤泥堵住,不是真实的堵塞。 而是这座雄城内的天地气息运转,变得有些不畅。 宁缺用肉眼都能看到身前的长安城里,有十余处地方的光雾流转,明显受到了某种干扰,凝成一团乱麻。 长安城是一座阵。 一座可以惊神的大阵。 这座大阵的威力,便来源于长安城里流动的天地气息。 千年之前,长安城始建,夫子以无上智慧,借城中地势宫殿建筑,引天地气息于城中,布下这座能自我修复、生意循环无尽的大阵。 此后的岁月里,本应自由流动的天地气息,在长安城里如清风一般吹拂,依然自由,却开始拥有了自已的规则。 这些规则,便是惊神阵的本源。 时光是最无情又最强大的武器,惊神阵虽然能自我修复,但如果要让它始终保持最好的状态,依然需要城中的人们进行维护。 大唐朝廷有专门的一笔资金,用来做这件事情,而工部清水司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便是负责浚清长安城里的天然水道与湖泊。 雁鸣湖的清理,表面上看是民政工程,实际上是对惊神阵的一次例行维护。 但惊神大阵当然不可能因为一些建筑改变或地形变化,便失去威力,事实上就算朝廷从来没有进行过维护,也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宁缺起身走进光雾凝成的长安城,跨过雁鸣山,来到不及膝高的皇城前,躬身握住插在地面进而的半截阵眼杵,拔了出来。 随着这个动作,花岗石地面上的长安城渐渐变成一片浓郁的光雾,然后向下凝成如水般的光液,顺着地面上的那些刻痕缓缓渗了下去。 他手中的阵眼杵也渐渐变暗,繁复的花纹与杵身合为一体。 …… …… 宁缺离开皇宫,来到城墙上。 他看着城墙下的长安城,沉默了很长时间。 长安城里的混乱已经平息,生活渐渐回复正常。 街道上行驶的马车变得越来越多,行人神情平静,只是大多行色匆匆。 大唐此时已经完全动员起来,唐人们认真专注地做着自已的事情。 他们很清楚,只有这样才是对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最好的支持。 宁缺已经很久没有睡觉,非常疲惫,眼睛有些发涩。 他闭上眼睛,开始感受这座城。 他仿佛看到了唐人们平静而坚定的内心。 同时,他看到了天地气息十余处堵塞。 在所有唐人重新收获信心与勇气的时候。 他看到了长安城的危机。 他焦虑不安。 他彻夜难眠。 …… …… (这一章是两千,那么,明天两章就是七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